香港, 2024年7月10日 – 仲量聯行今天公佈上半年香港地產市場回顧及展望下半年走勢,指出香港商用物業投資及住宅市場均面對銀行收緊按揭審批及息率高企的雙重影響,商用物業及住宅價格於未來6個月將持續下跌。
仲量聯行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表示:「銀行收緊按揭削弱了投資者的購買意欲,令物業買賣交投回落,將拖累物業價格進一步下跌。商用物業投資及住宅市場最受影響,最終會影響經濟。市場需要政府提供能支持需求的政策,以免市民對樓市失去信心。」
報告重點:
- 寫字樓租賃市場的提升辦公空間需求增加。過去半年有約30%的總租賃成交量涉及2萬平方呎或以上的個案,持續高企。
- 內地品牌首次超越日本品牌成為新來港品牌的最大來源地,佔總數33%。
- 政府應成立工作小組探討協助樓市步出陰霾的政策,以免重演1997至2003年的跌市。
- 連租約出售的商舖物業,若租金回報率達4%至6%,對投資者將尤其吸引。
寫字樓市場
由於欠缺擴充需求及續租個案增加,上半年寫字樓租賃市場疲弱,總租賃成交量較去年下半年減少28.1%,然而,市場同期仍錄得502,300平方呎的淨吸納量,主要是新商廈落成後預租的樓面獲得落實。不過,新供應落成也同時令6月底整體甲級寫字樓空置率推到13.6%的歷史新高。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於上半年回落4.3%,新供應競爭下,也導致中環租金下跌7.1%,跌幅為各主要分區市場最顯著。
上半年租賃需求主要來自金融、保險、地產及專業服務業,佔租賃成交量52.6%,當中尤甚以保險及資產管理的租戶最為活躍。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租戶趁租金回落而物色寫字樓以提升辦公室質素,上半年 2萬平方呎或以上(按業主計算的面積)的租賃成交佔總成交量29.0%。
仲量聯行商業部執行董事嚴威程表示:「物色大樓面商廈以便長遠發展或整合分散各區辦公室於同一地點的租戶趨增。然而,現時全港只有13.8% 的甲級商廈提供每層樓面達2萬平方呎或以上的選擇,香港島缺乏大樓面的情況更明顯,僅7.5%商廈有此樓面。物色此類面積的租戶需待高鐵西九龍總站上蓋發展項目及西九龍藝術廣場大樓,以及利園8期及One Causeway Bay兩個銅鑼灣項目於2025年至2026年落成後才有充裕選擇。」
他補充:「下半年寫字樓租金將下跌0-5%。儘管龐大的新供應推高空置率,隨著市場升級需求的主導,配備優質規格、具信譽ESG認證及辦公室設備的新商廈,將會逐漸被市場吸納,」
香港甲級寫字樓市場指標 – 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