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今(8)日舉辦 2025 年第二季市場記者會,解析 2025 上半年台北市 A 級辦公市場及台灣商用不動產買賣市場的最新趨勢與展望。仲量聯行指出,受對等關稅政策與新台幣升值雙重壓力影響,企業延續審慎態度,不論在辦公室租賃或資產配置上皆採取保守策略。2025 年第二季台北市 A 級辦公市場總成交量為 7,020 坪,2025 上半年累計達 20,258 坪,較去年同期減少 17%,反映企業決策週期拉長、租賃市場動能趨緩。同時,台灣整體商用不動產買賣市場上半年累計交易金額為新台幣 1,427 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 9%,市場觀望氣氛明顯升高。然而,工業不動產廠房交易連三季成長,顯示產業剛性需求穩定。
企業租賃策略轉向 小單位成A 辦租賃成交主力
仲量聯行指出,本季 A 辦租賃成交中,小於 200 坪的小單位成交占比高達 48%,為支撐租賃市場需求的主要動力。相較之下,700 坪以上的大坪數成交占比較上季顯著下降 11%,顯示企業面對大規模搬遷案與擴編決策更為保守,決策週期相對延長。與此同時,商務中心與共享空間等彈性場域的租賃交易件數亦較以往顯著增加,反映企業在不確定性下傾向採取空間靈活化策略。
台北核心商業區仍為市場主要租賃熱區,本季成交量達 6,512 坪,占整體市場 93%;各次級市場表現平均,為近五季以來首次出現此等分布現象,反映企業選址考量更趨多元。租戶產業結構亦呈現多元樣貌,前五大成交產業為消費零售、醫藥生技、財務金融、媒體通訊與地產/建築/工程,分別占成交量的 14% 至 17%,顯示各產業皆持續積極布局優質辦公空間。
供給增加推升空置率 租金漲勢降溫
核心商業區本季因新供給釋出,整體空置率上升 0.3 個百分點至 6.7%。預期下半年如新光杭北、國泰環宇等新案完工後,將再釋出 27,582 坪新供給,可能使核心商業區空置率進一步攀升,空置率恐逼近雙位數。次級市場中,皇翔台北廣場本季去化表現亮眼,成功完成三筆租賃交易,使包括西區、松江南京等地的其他次級市場空置率明顯下降 1.2%;敦南次級市場因吸引具成本意識租戶進駐,空置率亦減少 1.0%;相對地,敦北次級市場因冠德民權新案加入,空置率上升 3.7%。
租金方面,核心商業區本季租金成長動能穩定,但季增幅由 0.33% 放緩至 0.07%,年增率維持 0.63%。儘管漲勢降溫,整體市場仍具韌性,平均租金由去年同期的 3,196 元/坪/月,上漲至本季的 3,216 元/坪/月。次級市場中,敦北次級市場季增幅達 0.28%,後續冠德民權將加入新供給,租金趨勢值得觀察;敦南次級市場終止連五季持平,本季漲幅達 0.17%;其他次級市場則維持溫和成長,整體呈現平穩上揚格局。
南港大坪數 A 辦成交動能受限 租金成長仍具韌性
根據仲量聯行統計,2025年第二季南港商業區 A 辦租賃成交量僅 508 坪,佔整體台北市 A 辦成交量的 7%,顯示成交動能明顯放緩。仲量聯行觀察指出,南港商辦供給以大面積物件為主,在企業普遍採取保守決策態度的背景下,搬遷與擴編計畫多處於觀望階段,導致整體需求縮手。
從產業結構觀察,本季南港成交主力來自製造相關的「其他產業」,占比高達 69%,科技產業則以 31% 居次,反映南港在非核心科技業的吸引力仍具支撐。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成交量有限,但市場仍持續去化庫存,空置率進一步由 18.1% 降至 17.9%,顯示部分中小型單位仍有穩定吸納力。
然而,下半年市場將面臨顯著的新增供給壓力,包括中華電信南港商業大樓與世界明珠A棟兩大案預計完工,將為市場帶來 17,384 坪新供給,預期整體空置率將再度走高,市場競爭態勢將更加激烈。在租金方面,受惠於上季台壽C3新案釋出帶動,南港本季平均租金微幅上漲,由新台幣 2,352 元/坪/月調升至新台幣 2,366 元/坪/月,季增率為 0.58%。儘管價格小幅上揚,但考量供給增加與需求轉趨保守,未來租金成長空間有限。
仲量聯行商業不動產部副總經理游淑芬表示:「台北核心商業區與南港商業區整體 A 辦租金水準受到新落成大樓支撐,本季整體租金呈現微幅上揚。然而,面對下季大量新供給入市,業主需及早調整租賃策略,例如延長免租期、提供彈性租期與裝修方案,方能維持競爭力與出租表現。從成交結構觀察可見,本季近五成交易屬於小坪數單位,顯示市場需求已轉向更具彈性與靈活性的空間方案。隨著供給擴大,租戶在議價上將擁有更大空間,爭取租金優惠與彈性條件的能力亦相對提升。」
商用不動產買賣市場交易動能降溫 產業剛需穩定
在對等關稅與新台幣升值的雙重壓力,加上全球經濟前景不明,企業整體投資態度趨於保守,本季商用不動產與土地市場表現同步降溫。根據仲量聯行最新統計,2025年第二季台灣不動產交易總額為新台幣 615 億元,季減 24%、年減 13%。2025年上半年累計交易金額達新台幣 1,427 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 9%,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在資金緊縮與政策不確定性干擾下,本季商用不動產買賣市場整體交易件數較上季減少 5%,土地交易件數也下滑 11%。儘管如此,科技業擴廠需求支撐部分買氣,且第一季上市櫃企業繳出亮眼獲利,帶動市場信心回穩。展望下半年,進入交易旺季,加上 AI 應用持續擴展,預期市場交易動能將逐步回升。
商用不動產自用型需求撐盤 投資買方觀望續航
商用不動產方面,本季交易金額為新台幣 336 億元,季減12.3%、年減 4.5%。上半年累積交易量為 719 億,較去年同期增長 1%。即便行政院主計總處下修下半年 GDP 預測,但全年經濟成長仍有望保 3%,且 AI 熱潮帶動科技產業持續擴張,為市場注入穩定支撐力。
其中,廠房交易量本季季增 13%,代表性案例包括和碩以新台幣 56.38 億元購入宏達電桃園廠,展現產業擴產決心。廠辦市場則以自用型需求為主,本季交易金額達新台幣 88 億元,代表交易如美好證券與相關法人聯手購入華固 V-Park B 棟。物流資產方面,本季迎來今年首宗大型交易,遠見智能物流倉儲以新台幣 62.44 億元成交,顯示市場對長期物流需求仍具信心。
在整體市場保守氛圍中,投資型買家多持續觀望,等待價格修正與入場契機;反觀自用型企業則積極進行資產布局,由科技產業帶動,本季自用型交易占比上升至 65%。
貸款限制升溫 住宅與商業土地交易降溫
土地交易方面,在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持續發酵下,購地貸款額度與土建融資條件趨嚴,使開發商資金調度受限,加上銷售周期拉長,導致土地市場交易熱度明顯趨緩。本季土地總交易額達新台幣 279 億元,較上季減少 35%,年減幅亦達 22%。
儘管市場整體轉趨審慎,工業用地市場表現相對亮眼,本季交易金額自上季的新台幣 39 億元成長至 67 億元,季增 71%。交易主力以傳產企業為大宗,占比達 53%,代表交易包括興豐鋼鐵斥資新台幣 32.6 億元購入彰濱工業區土地。科技產業展現對土地的強勁需求,交易量占比約為 30%,且多集中於半導體相關企業,如群聯電子與同欣電,顯示在 AI 發展驅動下,產業布局仍具前瞻性。
住宅與商業用地市場則受建商投資態度轉趨保守影響,本季交易金額降至新台幣 213.4 億元,住宅與商業土地交易量分別較上季下滑 59% 與 12%。區域表現方面,高雄土地脫標率維持約六成水準,台中則僅有 17%,反映市場審慎態度仍在。不過少數條件優異之標的仍出現溢價現象,顯示資金充裕的大型建商依舊積極尋求布局良機。
基本面展韌性 下半年機會與挑戰並存
整體而言,面對經濟不確定因素,本季投資人整體策略趨於保守。然而,上市櫃企業上半年獲利創新高,半導體產業需求強勁支撐市場基本面,預期下半年投資動能有望逐步回溫。部分企業已著手提前布局,以因應未來擴產與營運空間需求。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表示:「科技業需求推動工業地產交易活絡,包括和碩、群聯電子等科技大廠積極投入資金布局,推升本季工業不動產交易量上揚。其中廠房更已連續三季成長,顯見產業長期發展信心不減。雖然建商普遍面臨融資壓力,但仍有資本實力雄厚的建商把握時機,以更具彈性的價格策略取得核心地段,靜待未來市場回溫。惟對等關稅政策走向未明,加上台幣升值可能壓縮出口導向產業利潤,未來整體企業資本支出仍須審慎觀察。」
關於仲量聯行
仲量聯行(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JLL)為領先的全球商用不動產和投資管理公司,過去200年為客戶購置、興建、租用、管理及投資多元化的商業、工業、飯店、住宅及零售物業。仲量聯行為財富500公司,年收入達234億美元,業務遍佈全球超過80個國家,以及我們分佈全球的超過112,000名員工,提供匯聚地方智慧的全球平台。為了塑造地產的未來,以創造更美好的世界,我們協助客戶、員工及社區SEE A BRIGHTER WAY。「JLL」為仲量聯行的品牌名稱及註冊商標,詳情請瀏覽jll.com。